中巿~大里區.大里倒栽榕
大里曾有過繁華風光的歲月,並留下許多先民珍貴的文化遺產。大里老街指
得是現今包含新興路、將軍二巷、福興街三巷,福興街、大里街等,著名的
景點有鹹菜巷、慶源堂、倒栽榕等。
大里舊名為「大里杙」,「杙」指的便是繫著舟筏的小木樁,因清朝時期,
大里靠著大里溪的船運之利起家,因河道湍急,竹筏到達碼頭後需繫在
「杙」上,久而久之成為此地的特色。
因時空推移繁華落盡,大里杙碼頭已經不再,目前在原地剩下一棵「倒栽
榕」供人休憩,休憩涼亭上還設有碼頭「杙」的景象模擬,一根根綁著繩子
的小木樁讓人乘涼時可以遙想當年碼頭盛況。
倒栽榕顧名思義就是將榕樹枝倒著種,倒插的方式讓榕樹生長緩慢,枝葉能
較為扶疏,在風水上有庇蔭地方的意涵,俗稱「倒頭榕」。
但據說種植此樹枝人會遭受絕子絕孫的厄運,因此當時是找來了乞丐或是流
浪漢這種孤身的人來種植,避免厄運。
因為船運之利,從大里「福興宮」至碼頭的街道,逐漸成為因商家聚集的街
市,染坊、客棧、南北貨與藥品的景況盛極一時,現今隨著時空推移繁華沒
落,碼頭水路不再,也只剩下一棵「倒栽榕」供人休憩。
沿著老街行走至街底,就是當年大里杙碼頭,現今為倒栽榕的所在地..老樹
旁的涼亭上還有代表「杙」的裝置藝術,供民眾回憶過往大里碼頭的熱鬧時
光。
大里倒栽榕
地址:台中市大里區大里街35巷39號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