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新景點_新盛綠川水岸廊道
綠川原名“ 無名溪 ”“ 新盛溪 ” ,為台灣台中市中心四條主要河川之一,與柳川、梅川、麻園頭溪並列其名。綠川是台中市人文發源地,最早歷史起於清代,乃因綠川流經台中盆地所形成低窪平原,自中國大陸移民居住於此,位在現今台中公園一帶發展出市街。
台中市中區代表河流「台中母親之河」綠川斥資八點五億元,整治水質與周邊長約六百公尺環境,運用有限資源,成功整治綠川,更「化腐朽為神奇」,讓曾經的臭河川成功蛻變,成為全台第一條河川整治典範。台中還給市民現在綠川不但不臭,而且變美了,是一條兼具親水、防洪的河川,未來可望成為台中市另一個打卡熱點。
「綠川水環境改善計畫」過程,綠川整治第一期計畫推動汙水截流、旱溪引流、礫間現地處理、防洪安全及景觀營造等工程,並搭配專屬綠川LOGO品牌計畫,以中區舊城的文化背景,結合水岸文創,希望活絡中區商圈及觀光,恢復昔日中區風華。
過去綠川曾經因為都市發展,承載廢水排放的汙染,其臭味讓附近的店家都無法忍受而移往他處營業,為了還給市民一條具備「親水、防洪、治水」的河川,經過三年的努力,終於讓綠川恢復往日風華;綠川品牌LOGO是全台第一個「註冊商標」的水岸品牌,以中區舊城文化為背景研發各種產品,希望藉由品牌文化再締造昔日綠川榮景。
台中綠川整治完成,開放參觀除欣賞長度610公尺的景觀河道,橋齡110歲的中山綠橋、埋在台灣大道下的櫻橋遺跡,都值得一看;夜間欣賞綠川燈光造景,漂浮在河道上的藍色水母,體驗夢幻氣氛。
水利局整治時,橋身與河道只有2公尺,為避免「阿祖級」古橋被沖毀,在河道下方埋設深6公尺、長358公尺的地底箱涵,避免大水沖擊橋墩,危及古橋結構。
市府在台灣大道路面下方,發現百年櫻橋的橋面板,這座橋因道路寬被埋在柏油路下,綠川整治時重建日,櫻橋橋身有處露出鋼筋,早期鋼筋是渾圓的,不像現在的鋼筋有竹節紋路,代表是櫻橋原始的建築。
綠川整治過程中,施工人員在台灣大道路面下方,發現百年櫻橋的舊橋面板,從橋底下走過可欣賞櫻橋遺跡。
水利局說,為讓櫻橋重現,特別變更設計,在綠川河道設人行空間,可從東協廣場沿著河道穿過台灣大道,站在橋下近距離欣賞櫻橋的橋身。
綠川景觀河道全長610公尺,市府在河道上造景,從民權路到中山路河道上方,懸掛著水母造形的燈光造景,入夜後散發著藍光,彷彿水母漂浮在河道上,營造夢幻氛圍。
台中新景點_新盛綠川水岸廊道
地址:台中市中區綠川西街與綠川東街 民族路到成功路段
開放時間:24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