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市~中區.台中火車新站1379530850-3746540151[1].gif

DSC_0572.JPG

台中鐵路高架化第一階段完工,10月16日(周日)即將通車,啟用5個高架車站,火車將揮別地平線,台中市區人車在平交道等火車通過的畫面將成歷史。老台中火車站在新站完工啟用後,即將走入歷史。

DSC_0563.JPG

火車站新站啟用,但初期必須從舊站進出,站內已貼出搬家公告,站長葉仁和表示,未來旅客可從舊站及復興路四段進出新站,由於從舊站到新站約需步行三百公尺,對旅客有些不便,請旅客多體諒。

DSC_0577.JPG

台中鐵路高架化工程第一階段通車時間一延再延,豐原、潭子、太原、台中及大慶站原訂去年底通車,因去年四月發生台中捷運重大工安意外,使得台中鐵路高架化包商趕工意願趨於保守,通車時間延到今年九月底,又從九月底延到十月十六日。

    DSC_0560.JPG DSC_0561.JPG DSC_0562.JPG DSC_0564.JPG

 DSC_0565.JPG DSC_0566.JPG DSC_0567.JPG DSC_0568.JPG DSC_0570.JPG DSC_0571.JPG  

    DSC_0573.JPG DSC_0574.JPG DSC_0575.JPG DSC_0576.JPG

台中車站提醒民眾進出車站動線將調整,新站位於舊站的左後方,未來舊站將保留做為鐵道博物館,現在從前站進出車站者,必須從舊站進入,再步行約三百公尺到新站;若從後站進出,則必須由復興路四段進入,步行約一百公尺。

DSC_0582.JPG

台中火車站如同一部台灣近代史,1911年台中進行市區改正都市計畫,營造出現今站前街道輪廓,目前站體是第二代改建的「台中驛」,由台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工務課設計,車站主體紅磚造,屋頂洋式木構造,月台則為鑄鐵構造,與總統府同屬「後期文藝復興風格」辰野式建築。

DSC_0583.JPG

台中火車站的歷史110年,不但是國定古蹟,更是台中、彰化、南投等地民眾出入轉乘的門戶,從1905年日本建台中驛、1908年4月20日,台灣縱貫鐵路全線通車,從此日以繼夜接納數不清的旅人。用老照片回味台中重要地景,如何從日據時代1905年建造的老台中車站,走到如今新台中火車站成為「全台最高車站」。

DSC_0584.JPG

台中都會區鐵路高架捷運化工程是台鐵近年來最大規模的改建工程,北從台中豐原、南至大慶站,總長21.7公里,耗資372.41億元,高架段長度超越屏東到潮州高架段,完工通車後是台灣穿越都會區最長的一段鐵路高架化路段。

DSC_0586.JPG

第一階段豐原、潭子、太原、台中、大慶等現有車站改建高架化,其中高架化的新台中站從地面到站體頂樓,高37公尺,約12樓高,是目前全國最高車站,第二階段新增栗林站、頭家厝站、松竹站、精武站、五權站等5個通勤車站。

    DSC_0578.JPG DSC_0579.JPG DSC_0581.JPG DSC_0589.JPG

 DSC_0585.JPG DSC_0590.JPG DSC_0591.JPG DSC_0592.JPG DSC_0594.JPG DSC_0596.JPG  

    DSC_0597.JPG DSC_0653.JPG DSC_0654.JPG DSC_0655.JPG

台中車站為地下一層、地上三層的高架車站,車站結構採開放式,講究通風和照明,因此不需配備空調,是臺灣首座開放式建築的火車站。

DSC_0587.JPG

車站設有計程車、公車轉運站和商店,二樓是大廳及穿堂,三樓則設有島式月臺二座(第一、二月臺)、側式月臺一座(第三月臺)合計五股道。目前尚有第二階段工程進行中,包含轉運站區、部分月臺、站前廣場、及第二代站房轉型等工程。

DSC_0588.JPG

中新站月臺配置以復興路側(舊後站)起編,第一月臺為南下列車,與舊站從建國路側(舊前站)起編,第一月臺為北上列車完全不同,1A對應舊站的2B,1B對應 2A,第2A月臺對應舊站第1月臺並以二期工程增設2B、3月臺。

DSC_0569.JPG

中市~中區.台中火車新站
地址:台中市臺灣大道1號
車站服務電話:04-22227236 

                                             1399303577-412499091_s[1].jpg  

     

 

   

arrow
arrow

    怪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08)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