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后里鄉后里村成功路158巷內有1棵高齡的樟樹與1棵巨大老榕樹,在
「福德祠」的後面,因兩樹的樹頭緊靠在一起,同處生長,合稱「日月神
木」。
另據「日月神木」所生長的土地所有權人,現年76歲的楊新丁老先生告悉,
這裡的土地公祠是他的先人在田頭所立,原來只是放三塊石頭,當做「石頭
公」來拜,後來才正式建廟,然後到民國四十五年左右才建成現在的「福德
祠」
據先人留傳所悉,立「土地公」時,這兩棵樹就已長得相當高大,約有十多
尺高,所以「日月神木」的樹齡要比「土地公」的歷史還要早。
談到「日月神木」的命名,楊新丁老先生說,這是約在二十年前的事,當時
有中視記者李季準前往採訪參觀這兩棵老樹巨木,在訪問了這兩樹的歷史之
後,最後問到這兩樹的名字,照一般傳統,民間往往把同處生長的兩棵樹比
照人間夫妻視之,而取「樹公」、「樹婆」稱呼。
楊新丁老先生則從「日」、「月」相隨之義,遂為之取名「日、月神木」,
李季準先生認為頗為有意義,也很新穎。於是從此,這兩棵樟、榕巨木,就
稱為「日、月神木」,而廣為流傳。由於樟樹較粗大壯碩,榕樹略小,所以
樟、榕二樹就依「日樟」、「月榕」來命名。
樟樹高度30公尺,胸圍5.97公尺,樹齡據聞約有千餘年,榕樹高度20公尺,
胸圍1公尺,樹齡據聞亦有約200年左右,此二樹依偎屹立,生意盎然,氣勢
磅礡,因此村民奉其名為日月神木,其旁建有土地公廟及石製桌椅,為附近
居民膜拜及休憩場所,殊值珍惜,善加維護,以保存文化資源。
樟、榕兩棵老樹巨木都長得相當高大壯碩,樟樹的樹頭非常粗壯,向上分叉
成三大樹幹;榕樹自樹頭分叉成兩支主幹,枝葉都長得很繁密茂盛,樹下綠
蔭相當寬廣,樹頭四周建有八角形水泥矮護牆保護樹根,樹上裝有避雷針保
護。
樹下也置有石椅可供人休息歇坐,另外還健有供兒童玩樂的搖搖椅,夏天天
氣熱,村民都喜歡到樹下休息乘涼,相當熱鬧;由於周遭景觀典雅,「日、
月神木」廣為人知,所以平常也多外地人慕名前來參觀,遂也成為一處觀光
勝地了。「月榕」。但約六年前,「月榕」的主幹嚴重腐巧,僅靠氣生根維
持生機,目前仍在養護中,「日月神木」之名能否維持,真的需要努力。
日月神木
地址:台中市后里區成公路158巷
開車一族:
在後裡交流道下高速公路,走台13線公路(三豐路)和132縣道(後甲路)交會處不遠,看到成功路158巷轉進去不遠處即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