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市~南屯區.文昌公廟
據清道光《彰化縣志》卷五〈祀典志〉所載,清道光以前,彰化縣內共有七座文昌帝君祠,其中「一在犁頭店街,嘉慶二年,歲貢生曾玉音等捐建。」可知「犁頭店文昌祠」由歲貢曾玉音發起倡建於嘉慶二年(1797),與西螺街外之文昌祠同為彰化縣內最早建立之文昌帝君祠,為今台中地區文化之發祥地^^
創建之初,係由簡姓族人以其洪源一世祖簡會益與先祖南京主事簡貴信之名義捐獻基地,並由歲貢曾玉音集資,擇址於今南屯市場處建廟,命名為「犁頭店文昌祠」,即本廟創建之名。依大正13年(1924)版《宗教台帳》記載之祠會組織,有嘉慶19年 (1814)由陳日新創設「新蘭社」。嘉慶24年(1819)由張天德發起創立「騰起季」(又名文林社)@@
同治6年(1867)成立「崇文社」。光緒2年 (1876),由烏日鄉學田庄陳吉輝發起成立「大觀社」。由各社集資購置田地,其放租與收成所得,於文昌祠廂房設置鄉學,聘請地方碩儒執教,推動地方文風,培育英才。並每年在文昌祠舉行兩次鄉試,頒發膏火(學費)獎勵,促使地方人才輩出,而享有台中地區文化發祥地之盛名。而大觀社為本廟唯一僅存之祠會,每年農曆8月10日於本廟舉行祭典^__^
乙未(1895)割讓後,台灣與澎湖成為日本殖民地。日治明治三十一年(1898)借用本廟為「犁頭店公學校」校舍,明治三十八年(1905)始遷至今南屯國小現址~_~
文昌祠的建物格局與建地面積之考據,依日治大正年間調查之《宗教台帳》記載,已發展為坐東北朝西南,三開間正殿帶拜亭及左右兩廂房,廟前並有一堵照壁,建物共約94坪,整體佔地則約660坪,廟域堪稱宏敞。而當時所奉祀之主神,僅有梓潼帝君、朱衣帝君、魁斗君等三尊神像^__~
文昌公廟創建於清嘉慶二年(1797年),於民國62年重建為二層城閣式,二樓正殿主祀文昌帝君、關聖帝君、孚佑帝君、魁斗星君、朱衣星君等五文昌帝君松,一樓左廂觀音殿祀奉觀音菩薩﹑北港媽祖;右廂關帝殿奉祀觀聖帝君,香火鼎盛。
文昌公廟中保有多座清領時期古匾、二對拜亭石柱與二幅「棟對」,見證歷史建築的文化意涵。日治初期,該廟曾做為南屯公學校的校舍,至今仍繼續推展各項文化教育,建築雖改為「迴廊樓閣」的文廟樣式,唯其保存過程及所發揮之文化功能殊值肯定,並具良好傳統文昌信仰教化功能,展現歷史建築之價值。
文昌公廟每年在科期前舉辦考生金榜題名祈福法會,點光明燈、智慧燈、龍門燈等法會,鼓勵子弟向學研修,使考生有宗教信仰的精神寄託匯集精力參加考試。且文昌公廟出的博士特別多,也是特色之一。
文昌公廟
地址:臺中市南屯區文昌街100號
電話:04-23891827
怪怪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