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市_鄉土藝術館(邱家古厝)

DSC_0456.JPG

屏東縣鄉土藝術館的前身為邱氏河南堂『忠實第』,位於中正國中旁,自一八九五年興建至今,已有百年歷史,一九一五年經改建成為今日二堂、二橫的合院型式,其造型優雅、雕飾精緻,深具本地傳統建築特色。 

         DSC_0464-COLLAGE.jpg

民國80年因中正國中擴建校地,忠實第原本在將被拆除的周圍古宅行列中,後因邱氏子孫、六堆客家士紳、地方文教人士及專家學者、民代之關切與爭議,於民國83年初決議原地保留,並將其整建為「屏東鄉土藝術館」,提升地方教育功能。

DSC_0467.JPG

鄉土藝術館的外表很不起眼,因為忠實第邱宅的座落方向乃背對大門口,從外面只能看到屋脊,不知道的人會以為這只是一般的住家。

    DSC_0463.JPG DSC_0453.JPG DSC_0454.JPG DSC_0455.JPG 

 DSC_0459.JPG DSC_0461.JPG DSC_0462.JPG DSC_0466.JPG DSC_0468.JPG DSC_0471.JPG  

    DSC_0473.JPG DSC_0474.JPG DSC_0475.JPG DSC_0477.JPG

屋脊最早的功能是用來壓住屋坡邊緣的瓦片,增加屋頂的重量,用來防止被風吹掉。中國建築在唐朝以前的建築,其屋脊都做成短厚型,有粗獷雄偉的氣勢,宋朝以後的建築,屋脊就做的比較細長,看起來有纖巧細緻的風情,鄉土藝術館內建築的屋脊也正是屬於這類型的屋脊。

DSC_0465.JPG

沿著屋脊附近看,會看見許多煦煦人生的小人和小動物,這些人物乃是交趾陶,也稱交趾燒,是一種彩釉的軟陶,從鍊土、成型、修飾、素燒、上釉就已經很費工、費時了,又還須再經二次燒到用墨汁或礦物顏色所描繪之五官與髮鬚出現稱為「開相」,總計有七、八道手續。

DSC_0472.JPG

交趾陶的製造手藝是三彩陶與廣窯的綜合體,它利用廣窯的手藝為主,再利用三彩陶的製作過程,做出許多具特色的作品,一般相信交趾陶引進台灣大約是清朝道光年間^^

    DSC_0479.JPG DSC_0482.JPG DSC_0483.JPG DSC_0486.JPG 

 DSC_0484.JPG DSC_0485.JPG DSC_0489.JPG DSC_0490.JPG DSC_0491.JPG DSC_0495.JPG  

    DSC_0496.JPG DSC_0497.JPG DSC_0499.JPG DSC_0502.JPG

最先在南部做為建築中的水車堵、墀頭、身堵上的裝飾物,由於製做的工藝繁雜又需高難度的技巧,從清朝道光年到公元共一百五十多年,所從事的陶藝師傅始終不多。

DSC_0498.JPG

從該館開放至今裡面會有固定的客家文物展和外來展示品。在藝術中欣賞藝術,實在是一種享受,因為建築物本身就含有許多的意義,比較建議參觀者先瞭解一些該館的背景,這樣在參觀的時候會比較容易進入狀況。

DSC_0457.JPG

屏東市_鄉土藝術館(邱家古厝)

地址:屏東市田寮巷26號
電話:08-7231637

                                                    1399303577-412499091_s[1].jpg

                             

arrow
arrow

    怪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6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