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市~西區.臺灣府儒考棚(市定古蹟)1388044491-854018150[1].gif

DSC_0345.JPG

臺灣府儒考棚,原為清光緒十七年(1891)臺灣省城小北門街內建築群的主體部份,為今日臺灣僅存的考棚建物。日治初期曾作為臨時警察官署,大正七年(1918)年因臺中州廳廳舍(今日臺中市政府)的擴建工程而拆遷,移現址作為警察俱樂部而得以保留。建築主體為五開間,均為福州木構架工法之官署格局作法,正間抬梁,左右次間穿斗,前後有軒,圓形柱珠,設色以黑漆為主,二側有附屬房舍,並殘留有日治時期遷建後之加設隔板構造痕跡。

PhotoGrid_1476537002822.jpg

臺灣府儒考棚(又稱臺灣省城儒考棚)位於臺中市西區,於民國九十五年(2006年)11月17日公告為市定古蹟。原為清光緒十七年新建省會臺灣府小北門街內建築群之一,俗稱「考棚」,為臺灣僅存的考棚建物以及現存少有的清朝官署建築,尺度、工法及用材均極為罕見。

    DSC_0329.JPG DSC_0330.JPG DSC_0331.JPG DSC_0332.JPG 

 DSC_0334.JPG DSC_0335.JPG DSC_0336.JPG DSC_0339.JPG DSC_0341.JPG DSC_0342.JPG

光緒十三年(1887年)劉銘傳來臺勘察後,確定選擇橋仔頭作為省會,亦為臺灣府府治所在,周圍改為臺灣縣,而原臺灣府與臺灣縣則改成臺南府安平縣。光緒十五年(1889年)八月始,由臺灣府臺灣縣知縣黃承乙監造、吳鸞旂為總理,工人則主要來自兵勇,另外還有從上海招募來的50名木工與泥水匠師。築城費用共21萬5000銀兩,由彰化、苗栗、雲林、臺灣四縣的經費分攤。然而城尚未築完,便於光緒十七年(1891年)二月停工,而接任劉銘傳的邵友濂更是在光緒二十年(1894年)二月將省會移到臺北府,之後因經費不足,直到乙未割臺時城池仍處於未完工狀態。

DSC_0343.JPG

隱藏於臺中市區的這座考棚遺構,經過搬遷及周邊街區的發展,改變了原有歷史紋理,因而增加研究的困難度,使其長期以來蒙上神祕面紗,加上它的土地與建物分屬不同縣市政府,致使列入文資法保存的道路亦走的漫長!但此遺構是目前清末臺中市曾作為臺灣省城角色唯一存留的建物實證,其價值不言可喻。

DSC_0327.JPG

2006年11月17日臺中市文化局將其登錄為市定古蹟,2014年11月11日臺中市文化資產處公告擴大保存範圍^^

 DSC_0337.JPG DSC_0344.JPG DSC_0346.JPG DSC_0347.JPG DSC_0348.JPG DSC_0350.JPG

    DSC_0351.JPG DSC_0352.JPG DSC_0354.JPG DSC_0356.JPG

臺灣府儒考棚位於臺中市西區,原為清光緒十七年新建省會臺灣府小北門街內建築群之一,俗稱「考棚」,為臺灣僅存的考棚建物以及現存少有的清朝官署建築,尺度、工法及用材均極為罕見。

DSC_0333.JPG

本建築為臺中市目前僅存之清領時期建築遺構,亦為臺灣現存少有之清領時期官署建築,尺度、工法及用材均極為罕見,其遷建歷史見證清領時期官署群落至日治州廳區之都市變遷,極具保存及建築研究價值。

DSC_0349.JPG

中市~西區.臺灣府儒考棚(市定古蹟)

地址:臺中市西區民生路39巷1號

                                                                                            1399303577-412499091_s[1].jpg怪 

   

arrow
arrow

    怪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01) 人氣()